当前位置:首页>医院概况>医院文化>精神文明  

“我与医院同行”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示(8)——荣康岁月:一袭白衣的温暖守望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    文章来源:门诊部 张月芳    点击量:
门诊部  张月芳
       人生如旅,总有些地方会以特殊的方式镌刻进生命。河南省荣康医院——这个承载着我三十余年青春与梦想的地方,每每回望,胸口总会漾起一阵滚烫的荣光。
       我出生在豫西偏远山区,是地地道道的“70后”。父母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和一副瘦削却倔强的肩膀,供养八个孩子读书。怀着改变命运的信念,我们克服重重困难,不比吃穿只比学业。上世纪80年代,家里连续四年收到了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,被乡亲们称作“山窝飞出金凤凰”。1990年盛夏,我揣着白衣天使的憧憬,踏进洛阳荣康医院的大门。
       初来乍到,精神病医院对我而言不仅充满陌生与好奇,更带着难以言说的紧张与恐惧。三十多年过去,报到那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:在路人指引下穿过白马寺门前繁华的街道,拐过几个弯,眼前突然出现医院的大门。门外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地,地边长长的水泥石凳上,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带领下或乘凉、或聊天、或游戏。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高大的电影院,护士长介绍说这里不仅是文艺演出、会议的场所,还会定期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患者放映电影。

       第一次进入病区的震撼至今难忘。穿梭忙碌的医务人员,身着绿色军装的患者,装有淡绿色铁窗和厚重铁门的病房楼,“哐当”关门声令人心悸。但当跟随护士长深入病房,看到医护人员默契配合、忙而不乱的工作场景:发药、查房、心理疏导、康复训练,一切如齿轮般精准。那一刻,恐惧被敬畏取代,我在心里悄悄说:留下来,看看生命如何被缝补。
       三十余载职业生涯中,我遇到了许多良师。他们中有人沉默寡言却默默支持,有人技术精湛倾囊相授,更有人耐心传授沟通技巧、文书规范和安全防护知识。在他们的引领下,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护士,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护师。更可贵的是,前辈们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方式时刻感染着我:面对受症状支配、随时可能发作的患者,无论是年轻同事还是资深前辈,都难免遭遇抓伤、咬伤甚至更严重的伤害,但他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,用专业和包容化解每一次危机。可当患者清醒后愧疚流泪,老师们只是拍拍他们的肩:“病好了,比啥都强。”这份“被伤害后依旧选择拥抱”的胸襟,像一束光,照着我穿过无数暗夜,成为我战胜困难、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。
       患者在这里他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爱。我们用叙事护理倾听每个独特的人生故事。他们或许历经磨难,或许深陷痛苦,却依然顽强地与内心风暴抗争。每当他们露出久违的笑容,或轻轻哼起走调的《橄榄树》《我的祖国》等,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。那些跑调的音符里,藏着他们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。我们常常站在病房的走廊上静静聆听,仿佛听见生命在裂缝中生长的声音,护士站的姑娘们红着眼眶相视而笑,我们知道,又有一个沉睡的灵魂正在苏醒。
        荣康医院这片土地,不仅治愈患者,更滋养着我的灵魂。在院党委带领下,环境更怡人,技术更精进,服务更贴心,“厚德、精医、崇军、创优”八个字被写进每一个角落、每一次倾听。工作确实辛苦,但每当见证患者重拾生活希望,所有的付出都化作幸福的甘甜。这份职业不仅实现了我的价值,更让我触摸到人性最温暖的光芒。原来,我既在修补他人,也被他人照亮。
        如今已过知命之年,我越发懂得这份工作的深意。站在门诊大楼前,依然能感受到初穿护士服时的那份悸动。这一袭白衣承载的,不仅是职业荣光,更是无数生命的重生希望。我深信,只要我们始终秉持“医患一家”的初心,继续照亮患者回家的路,荣康医院这棵大树必将枝繁叶茂,为更多迷途的心灵撑起希望的绿荫。

 

上班时间服务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投诉咨询:0379-63789089      优抚政策咨询:0379-63769958      
门诊服务平台:0379-63769888    医疗业务咨询:0379-63769986
其他时间服务电话 18203793068   

地 址:洛阳市瀍河区白马寺路490号  邮 编:471013 传 真: 037963783580 
版权所有:河南省荣康医院 E-Mail:hnslyrkyy@126.com 咨询电话: 0379-63769885


备案号:豫ICP备16017761号-1
豫公网安备41030402000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