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医院概况>医院文化>精神文明  

“我与医院同行”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示(34)——十年护理路:与院同行的生命交响

发布时间:2025-09-10    文章来源:普通精神科(女) 韩丹凤    点击量:

普通精神科(女)  韩丹凤
       十载杏林筑梦,一袭白衣写春秋。2014年栀子飘香的六月,我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憧憬踏入河南省荣康医院。园林式的院区绿意葱茏,医护人员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,“医者仁心”这四个字,从此有了具体的模样。时光如诉,十年弹指而过,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,每一个被岁月镌刻的印记,都闪烁着荣康人特有的光芒。
       这十年,是我与医院共同成长的黄金时代。从初出茅庐的护理新人,到能够独当一面的责任组长,我亲历了医院晋升三级医院的辉煌跨越,也见证了自身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。在这里,我完成了研究生学历的提升,在洛阳市护理技能竞赛中淬炼专业能力,更在无数个守护生命的日夜中,读懂了护理工作的神圣使命。

       饮水思源,我的成长承载着太多人的深情厚谊。感谢院领导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,感谢护理部等部门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,感恩刘桃芳主任、李丹主任在工作中的大力支持,特别铭记王亦优护士长、王橘盈护士长细致入微的言传身教。科室同仁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,共同构筑了我成长的坚实基座。更要感恩我的启蒙导师——如慈母般的主管护师王素娟老师,她将三十载临床智慧化作春风化雨的指导,用一个个典型病例构建起我的专业认知体系,更以身体力行诠释着“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”的医学人文精髓。
       2020年,抗疫的烽火让我们的职业信仰得到淬炼。全院上下在党旗下筑起钢铁防线,那些与病毒赛跑的日日夜夜,让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誓言融入了血脉。而今,医院正向着创建三甲的目标稳步迈进,正如易卜生所言:“我们在医疗沃土播撒的希望,终将长成守护生命的绿荫。”这份信念,已然成为每个荣康人内心的火种。
       护理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,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。记得初到精神科病区时的忐忑不安,是老护士们“视病犹亲”的示范给了我勇气;面对特殊患者的挑战,是团队教会我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照护的经纬;每一次静脉穿刺的成败,每一张康复笑脸的背后,每一个值守的深夜,都成为了成长的年轮。如今,当我指导新人时,总会将这份被包容、被理解的感动传递下去——这或许就是荣康精神最好的传承。
       在此,谨以最诚挚的谢意:感谢院党委为青年职工搭建的成长平台,感谢各职能部门提供的专业指导与精神激励,感谢科室兄弟姐妹给予的家庭般温暖。这份感恩将化作前行的不竭动力,以实际行动践行护理初心——选择这份事业,虽辛苦却永远无悔。
       十年,我把自己站成一棵白杨,根须深植荣康沃土,枝叶迎向健康中国的朝阳。感恩院党委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,感恩护理部“鹰计划”的精心托举,感恩主任和护士长们手把手的教导与关爱,感恩每一位与我并肩作战的“白衣战友”。
       未来,我愿继续做这艘医疗巨轮上最坚定的一颗铆钉——
       将青春剩余的半亩方塘,悉数注入这条名为“护理”的长河;
       把生命未谱完的乐章,全部献给我挚爱的荣康。
       选择护理,虽辛苦,却永远无悔。
       愿与所有荣康人同舟共济,在守护人民健康的航程中,继续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——谨以此文,献给与我同频共振的河南省荣康医院,献给所有在护理道路上默默奉献的白衣使者。

 

上班时间服务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投诉咨询:0379-63789089      优抚政策咨询:0379-63769958      
门诊服务平台:0379-63769888    医疗业务咨询:0379-63769986
其他时间服务电话 18203793068   

地 址:洛阳市瀍河区白马寺路490号  邮 编:471013 传 真: 037963783580 
版权所有:河南省荣康医院 E-Mail:hnslyrkyy@126.com 咨询电话: 0379-63769885


备案号:豫ICP备16017761号-1
豫公网安备41030402000211